某巾業有限公司
污水治理工程技術方案二
Ⅱ期
目 ??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污水水量和水質
一、污水水量、水質
二、出水要求
第三章 污水處理站方案設計
一、處理工藝分析與選擇依據
二、污水處理設計原則
三、編制依據
四、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方案的確定及技術論證
五、工藝流程圖
六、工藝流程簡述
第四章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一、工藝設計
二、結構設計
三、配電及電氣控制設計
第五章 人員編制與項目實施計劃
一、人員編制
二、項目實施計劃
第六章 總投資估算
第七章 運行費核算
第八章 平面布置圖、高程圖
某巾業有限公司2000m
3
/d污水治理方案第一章 ?總 論
原有污水處理設施一套,由于該廠擴大生產規模和改進生產工藝,水量和水質發生了變化,原污水處理廠已不能滿足要求。毛巾污水來源較為復雜,綜合污水水質、水量變化量較大。該污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砂類物質、 無機鹽等。如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河流,對環境衛生、人畜健康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次,該廢水中還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進入水域后,會迅速消耗水中溶解氧,結果一方面會因缺氧引起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的死亡,另一方面也會促進水底的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產生臭氣,惡化水源,滋生害蟲,污染環境。
我公司技術人員根據該公司提供的生產和排放廢水數據資料,結合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排水特點,提出針對該廠的治理技術方案。
第二章 污水水量和水質
一、污水水量、水質:
二期工程水量按2000m
3
/d規模進行設計,每日三班運行,每小時處理水量85?m3
。水質:按建設方提供的綜合污水水質作為設計依據,主要指標見表1。
設計出水水質需滿足《紡織染整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92)中新建項目一級排放標準的規定,設計出水主要指標見表2。
???????????????表1 ?設計進水水質主要成分表
CODcr (mg/L) | BOD 5 (mg/L) | SS (mg/L) | 色度 | pH | |
均值 | ≤550 | ≤200 | ≤300 | 300~400 | 8~11 ?? |
二、出水要求
表2 ?設計出水水質主要成分表
CODcr (mg/L) | BOD 5 (mg/L) | SS (mg/L) | 色度 | pH | |
回用標準 | <100 | <25 | <70 | <40 | 6.0~9.0 |
第三章 污水處理站方案設計
一、處理工藝分析與選擇依據
1、根據毛巾污水特點,污水處理的主要對象是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物降解極為緩慢的有機物以及有毒物質等。
2、由于該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纖維、染料等大分子物質,應采用絮凝沉淀作為前處理工藝。
3、針對毛巾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難降解大分子物質,在好氧處理前增加水解酸化工藝(即兼氧處理),使環鏈或長鏈的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為短鏈低分子容易降解的有機物,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可明顯提高全流程的COD去除效率。
生物處理工藝可采用各種類型的好氧處理工藝,以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使用的較多,因接觸氧化法在池容、運行管理、處理效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本設計優先擬采用該工藝。
二、污水處理設計原則
1、工藝先進成熟,運行可靠,出水穩定達標。
2、操作簡單、運行穩定,便于維修管理。
3、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建設投資。
4、力求減少能耗和材料消耗,并降低運行費用。
5、力求處理站設施布局合理,整齊美觀,體現綠色環保設施特點。
6、盡量減少占地面積。
三、編制依據
1、國家及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技術政策;
2、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4、單位提供的有關設計資料;
5、?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山東省地方標準 ?DB37/599-2006);
6、《紡織染整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92);
四、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方案的確定及技術論證
根據毛巾污水的特點:COD
cr
偏高較難生化。通過如下工藝分析,力求確定最佳工藝流程:1、毛巾污水的排放極具周期性,為保證后續各處理單元均能按最佳工況點運行,故必須設曝氣調節池均衡水量及水質,通過曝氣攪拌,降低部分COD
cr
。2、鑒于毛巾污水BOD
5
/CODcr
較小,可生化性能差,因此必須設水解酸化工藝,即兼氧工藝,靠兼氧菌使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為較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改善可生物降解性能,提高全流程的去除效率。3、采用好氧生化工藝,降低有機污染物:可采用的好氧生化工藝很多,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SBR工藝及生物接觸氧化法等。各工藝簡介如下:
A、普通活性污泥法:主要特點是負荷中等,對污水沖擊負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運行管理較為嚴格,易產生污泥膨脹等現象,抗毒物沖擊能力不強。
B、氧化溝法:屬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特點是處理水質好,污泥產率低,耐沖擊負荷,具部分脫磷除氮功能,管理方便,但占地面積較大。
C、SBR工藝: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活性污泥新工藝,即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流程較簡單,投資較省,出水穩定,國內在城市污水、制革廢水、味精廢水等已應用,但目前尚欠成熟,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污水處理工藝。
D、生物接觸氧化法:屬生物膜法,微生物固定于池內的生化填料上,特點為充分利用填料的比表面積,可設計較高的容積負荷,減少池容,減少占地面積,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有一定的耐沖擊負荷能力,操作管理簡單,處理效果穩定,產泥量少,在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應用廣泛,工藝穩定成熟,應用范圍廣。
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是全處理流程的核心,直接決定將來出水水質及其穩定性,而且它在總投資及運行費構成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應對各種生化處理工藝進行詳細的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最佳工藝方案。綜合上述對各種生化工藝的比較,根據本污水處理站的設計原則,確定好氧生化處理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選用優質生化填料和可變孔曝氣裝置及SSR鼓風機,增加生物濃度,增強溶氧效率,確保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最終達到要求的出水標準。
4、好氧生化處理后必須設氣浮池分離微生物新陳代謝產物和其它懸浮物。
五、工藝流程圖
六、工藝流程簡述:
廢水部分:廢水自流通過毛發聚集器去除短纖維等較大顆粒污染物后進入曝氣調節池,進行預曝氣,對水質、水量均勻調節后,按設計流量由泵提升入混凝沉淀池去除色度和懸浮物,在進入混凝沉淀池過程中在提升泵前加入硫酸亞鐵絮凝劑,絮凝沉淀后的廢水自流入集水井,廢水在集水井中與后續的回流污泥充分混合后由提升泵提升至下一個處理單元水解酸化池,廢水在厭氧菌、缺氧菌的作用下,廢水中的CODcr、BOD
5
、色度有一定的去除,同時該池還可消化部分污泥,減少系統污泥量。廢水進入接觸氧化池后,在此與附著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觸,并通過混合式連續鼓風曝氣提供微生物所需要的溶解氧,利用微生物的有氧代謝降解大部分CODcr、BOD5
和SS,同時廢水中的NH4
-N也有所降解。接觸氧化池出水連同殘留的懸浮物和脫落的生物膜共同進入氣浮池進行泥水分離,氣浮出水進入過濾池。過濾后的水達標排放。氣浮池污泥通過污泥泵一部分回接集水井,通過污泥泵打入水解酸化池;一部分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形成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共存的狀態,提高廢水的處理效率。污泥部分:沉淀池的污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進入水解酸化池前的集水井,由潛污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中參與下一階段的反應;另一部分污泥由污泥回流泵提升至生物接觸氧化池中,補充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的含量;最后部分剩余污泥自流進入污泥濃縮池中,經過濃縮后由污泥泵提到離心脫水機中進行泥水分離。干泥餅外運。
第四章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一、工藝設計
1、毛發聚集器
功能:KM型毛發聚集器主要用于污水處理和中水處理工程中的前處理工藝,可有效地截留污水中的毛發纖維類雜質及其它顆粒懸浮物。 廢水中含有毛發及纖維性物質,若不加以收集,進入水泵及后序處理設備,會產生堵塞或纏繞,對后序處理帶來不利的影響。毛發聚集器的作用就是收集進水中的毛發及纖維性物質,去除水中尺寸較大的漂浮物,防止毛發進入水泵及填料內,影響水泵正常運行,堵塞填料孔隙,排除對后序處理設備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對生化處理系統和污水提升泵具有重要保護作用,污水經毛發聚集器后自流進入曝氣調節池。
規格型號:KM-200型毛發聚集器。
2、曝氣調節池
功能:均衡水量,解決進水不均勻與處理構筑物規模恒定之間的矛盾。均衡水質,使各處理單元構筑物在最佳工況點運行,減少后續處理沖擊負荷。
曝氣調節池采用地下式砼結構,有效容積800m
3
,池凈尺寸20000×10000×5000,污水停留時間10小時,有效水深4.0m。調節池底部設可變孔曝氣管,采用三葉羅茨風機鼓風曝氣,間歇運行,起攪拌、混合、預曝氣作用,設污水泵三臺,兩用一備。污水泵規格型號:80QW45-15-4 ???數量:三臺
3、混凝沉淀池
功能:混凝池主要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色度。采用地上式砼結構,有效容積20m
3
,池凈尺寸6000×3000×6000,污水停留時間1小時,有效水深5.0m。池內設反應攪拌機DF-2500一臺。N=1.5kW
混凝反應后流入斜管沉淀池,池凈尺寸6000×6000×6000,表面負荷2.5?m
3
/(m2
·h)。其內填裝斜管,斜管直徑Ф=30mm,斜長1m。4、集水井
功能:調節水量,均衡水質。
集水井采用地下式砼結構,有效容積72m
3
,池凈尺寸3000×6000×5000,有效水深4.0m。池內設兩臺潛污泵,將集水池內的廢水提升至后續的水解酸化池。
泵的規格型號:80QW45-15-4 ???三臺,兩用一備
5、水解酸化池
功能:設置水解酸化池為截留懸浮物及部分有機物等,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將非溶解態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并能夠打破部分難以降解的有機物。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BOD
5
/CODcr值,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條件。池內安裝組合填料,池內布穿孔管網,采用進水攪拌,便于污水與兼氧微生物充分接觸。池中設置脈沖進水器2臺。并同時設置出水堰兩條、排泥管兩條。水解酸化池采用地上式鋼砼結構,有效容積1000m
3
,池凈尺寸15000×12000×6900,池內分格,污水停留時間12小時,有效水深5.6m。填料架:兩套
6、生物接觸氧化池
功能: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污染物分解,達到污水凈化目的。
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地上式鋼砼串聯結構,使反應區分區,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系統,提高處理效率。填料區有效容積1200m
3
接觸時間14小時。接觸氧化池凈尺寸為28000×12000×5000,池內分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安裝優質生化填料,作為好氧微生物的棲息地,池內布曝氣軟管,為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提供足夠的氧氣,同時攪拌污水,使污水與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觸并沖擊老化的生物膜,保證生物膜的活性。設備參數:選用半軟性填料,體積1000m
3
。風機:SSR150A 三臺 兩用一備
填料架:十四套
7、氣浮機
功能:去除廢水中大的懸浮物。采用鋼結構,主要零部件有空壓機,刮泥機,釋放器、污水回流泵,污水停留時間1小時。
氣浮機規格型號:DF-100 一臺
加藥裝置:JY-10 一臺。
8、過濾池
過濾池分兩格,每格表面積16?m
2
,每天反沖洗兩次,每次運行時間為5~6min,反洗出水回曝氣調節池。主要設備:
反沖洗水泵1臺。
9、污泥濃縮池
功能:使污泥進一步濃縮,減小污泥的含水率。污泥濃縮池采用半地下結構,尺寸為5000×3000×3000,池中上清液回流至曝氣調節池,池底部污泥由污泥泵提升到離心脫水機進行脫水。
污泥泵選型:DFGG25-1 一臺
離心脫水機:LWL250 一臺
電動葫蘆1臺,T=2噸。
10、風機房
風機房需安裝五臺三葉羅茨風機、一臺離心脫水機及操作系統,設計54m
2
。11、其它
其它包括化驗室、辦公室、加藥間、變配電室、中心控制室等污水處理站的必要設施,設計54m
2
。二、結構設計
各構筑物如曝氣調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污泥濃縮池等均采用鋼筋砼結構,具體池體配筋圖由土建專業人員計算出圖。
三、配電及電氣控制設計
動力配電由廠方從廠區電網按要求的裝機容量配線引至污水處理總配電柜,由此控制各種電設備,總裝機容量及運行功率如下:
單位:KW
序號 | 名稱 | 單機功率 | 數量 | 總裝機容量 | 運行功率 |
1 | 調節池提升泵 | 4.0 | 3臺 | 12.0 | 8.0 |
2 | 反應攪拌機 | 1.5 | 1臺 | 1.5 | |
3 | 風機 | 5.5 | 2臺 | 11.0 | 11 |
4 | 風機 | 18.5 | 3臺 | 55.5 | 37 |
5 | 集水池提升泵 | 4.0 | 3臺 | 12.0 | 8.0 |
6 | 氣 浮 | 1.5 | 1臺 | 1.5 | 1 |
7 | 回流污泥泵 | 0.75 | 1臺 | 0.75 | 0.3 |
8 | 污泥泵 | 1.5 | 1臺 | 1.5 | 0.5 |
9 | 離心脫水機 | 5.5 | 1臺 | 5.5 | 1.0 |
10 | 反洗水泵 | 24 | 1臺 | 24 | 1.0 |
合 ?計 | 125.25 | 69.30 |
第五章 人員編制與項目實施計劃
一、人員編制
污水處理站直屬廠級環保部門領導,負責污水處理站的運行管理、日常維護、水質監測等工作,實行站長負責制。污水處理站實行三班制,建議定員4人,其中負責人1人,操作人員每班一人。為了保證污水處理站能長期穩定運行,使污水處理站發揮最大的環保作用,污水處理站 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生產和專業知識培訓,管理人員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項目實施計劃
序 號 | 內容 | 周期(天) |
1 | 施工圖設計 | 35 |
2 | 土建施工 | 80 |
3 | 設備安裝 | 50 |
4 | 工藝調試 | 60 |
合計 | 225 |
各工段交叉進行,盡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工程并交付使用。
第六章 總投資估算
一、總投資估算:
(一)直接費
1、土建部分:
序 號 | 名 ?稱 | 規格L×W×H | 數量 | 投資 (萬元) | 結 構 |
1 | 曝氣調節池 | 20×10×5 | 1座 | 25.00 | 鋼混 |
2 | 混凝沉淀池 | 9×6×6 | 1座 | 9.72 | 鋼混 |
3 | 集水井 | 3×6×5 | 1座 | 2.70 | 鋼混 |
4 | 水解酸化池 | 15×12×6.9 | 1座 | 31.00 | 鋼混 |
5 | 接觸氧化池 | 28×12×5 | 1座 | 42.00 | 鋼混 |
6 | 過濾池 | 8×4×2.5 | 1座 | 2.40 | 鋼混 |
7 | 污泥濃縮池 | 5×3×3 | 1座 | 1.35 | 鋼混 |
8 | 風機房 | 9×6×3.6 | 1座 | 4.32 | 磚混 |
9 | 化驗室等 | 9×6×3.6 | 1座 | 4.32 | 磚混 |
合計 | A=122.81 |
2、工藝設備及材料
序 號 | 名 ??稱 | 規格型號 | 數 量 | 投資 (萬元) |
1 | 毛發聚集器 | KM-200 | 1套 | 4.50 |
2 | 污水泵 | 80QW45-15-4 | 6臺 | 4.20 |
3 | 加藥裝置 | DF-100 | 1套 | 1.50 |
4 | 攪拌機 | DF-2500 | 1臺 | 2.00 |
5 | 鼓風機 | SSR150 | 3臺 | 9.00 |
6 | 斜管 | Ф=30mm,斜長1m | 30?m 3 | 1.00 |
7 | 生化填料 | 半軟性 | 1200m 3 | 12.00 |
8 | 生化填料 | 組合 | 1000m 3 | 15.00 |
9 | 脈沖進水器 | 2臺 | 2.00 | |
10 | 反洗水泵 | 1臺 | 1.50 | |
11 | 離心脫水機 | LW250 | 1臺 | 16.60 |
12 | 填料架 | 非標 | 16套 | 12.00 |
13 | 氣浮機 | DF-20 | 全套 | 22.00 |
14 | 回流污泥泵 | KQL50/90-0.75/2 | 1臺 | 0.40 |
15 | 污泥泵 | DFGG25-1 | 1臺 | 0.45 |
16 | 管道、閥門、管件 | 全套 | 17.00 | |
17 | 電控系統、儀器儀表 | 全套 | 9.50 | |
18 | 電動葫蘆 | 1套 | 0.60 | |
19 | 曝氣軟管 | 1000米 | 9.38 | |
20 | 濾料 | 1.00 | ||
21 | 小計 | B=141.63 |
3、設備安裝及運輸費:
C=B×10%=141.63×10%=14.16萬元
直接費合計W1=A+B+C=122.81+141.63+14.16=278.60萬元
(二)間接取費
1、工程設計費:D=W1×4%=11.00萬元
2、工程調試費:E=W1×3%=8.00萬元
間接費合計:W2=D+E =19.00萬元
工程稅收:W3=(W1+W2)×3.41%=10.15萬元
合計總投資:W=W1+W2+W3=307.75萬元
噸水投資估算:307.75×10000/2000=1538元/m
3
水第七章 運行費核算
1、運行費用分析
本工程最大裝機容量為125.25KW,實際使用功率為69.30KW,工業電費按0.58元/KW計,則:
1)電費:
用電總功率折合為69.30KW,電費按0.58元/度計算,
E1=0.58×69.30×24×75%=723.49元/天
2)工資福利費
按每人每月工資600元計算,
E
2
=4/30×600=80元/天3)藥劑費(包括硫酸亞鐵、PAM、PAC)
每天加藥0.2T,噸均價2000元計算,
E
3
=0.2×2000=400元/天4)處理成本
第八章 ?平面布置圖、高程圖
附:說明
1、本工程設計及報價范圍為曝氣調節池至氣浮池出水之間的所有構筑物及設備,不包括曝氣調節池前入水管網和氣浮池出水系統管路及綜合排放口規范化整治設施。
2、本方案報價不包括地基處理、自廠區至污水站低壓配電箱電纜及自來水設施、試車期間藥品費、施工、調試臨時水費、電費、污泥購買運輸費等費用。因此電、蒸氣、自來水等共用設施需由甲方引到污水站所需部位。
3、本工程建設范圍不包括污水站內的道路、綠化、景觀、照明等。由甲方統一規劃建設。
4、本工程保修期為一年,保修期內我方負責指導工程運行,期間出現的非人為損壞因素造成的設備損壞、故障,我方將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內趕赴現場處理,及時排除故障,全部費用由我方承擔。保修期滿后,我公司對該工程優惠提供終身有償服務,隨時提供技術服務:只收取更換零部件費、材料費及管理費,免收技術服務費。